第五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云上文博会)2022年12月26日在云端上线。围绕山西省委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结合疫情防控工作形势,本届云上文博会在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网(www.shanxiwenbow.com)、微信小程序“云文博”、山西日报客户端、山西广播电视台“黄河Plus”客户端等平台进行展示,会期30天。

  第五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云上文博会)朔州线上VR展馆以“现代化的塞上绿都”为主题,共分三大展示区域,分别为“经济社会建设成果展示区”“文化事业成果展示区”“文化产业成果展示区”。

  朔州展馆以绿色为主色系,以3D形式体现应县木塔、中华门神、朔州陶瓷、内外长城、右玉丰碑等朔州特色文化元素,展现朔州市大力弘扬右玉精神和改革开放精神,全力打造“四大高地”,加快建设现代化塞上绿都的发展成就。

  朔州线上VR展馆南入口处设置尉迟恭雕像模型,西侧设置右玉丰碑模型,展厅中设置应县木塔模型。

  点击尉迟恭铜像模型和“朔”字造型,出现尉迟恭简介和门神文化介绍文字。

  从入口处右侧进入展厅后,照壁后方有三个展示单元,点击左侧“热点”,即可浏览朔州概况。

 

  朔州市地处山西省北部、晋蒙交界区域,内外长城之间,于1989年1月正式建市,是伴随改革开放应运而生的一座新兴城市,是改革开放的试验田。

  朔州历史悠久、人文厚重,自古就是中原农耕文明和草原游牧文明交流融合的重要通道。

  境内有世界三大奇塔之一的应县木塔和标志边塞文化和象征华夏文明的内外长城。涌现出三国大将张辽、唐代名将尉迟恭、后唐开国皇帝李存勖、明朝宰相王家屏以及“全国双百人物”李林、“改革先锋”陈日新等众多杰出人物。

  文化产业成果展示区

  朔州市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加快补齐文化产业发展短板,积极培育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构建多点支撑、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文化产业新格局,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在朔州,精品文创特色荟萃。强化创新设计,以“传统文化+现代文创”模式,推动文化创意设计融入工业、农业、食品领域,打造精品文创产品,培育新经济增长点。

  文化事业成果展示区

  电视剧《右玉和她的县委书记们》荣获全国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和飞天奖优秀电视剧(信仰初心主题类)奖。新编大秧歌廉政历史剧《尉迟恭》获第十七届山西省“杏花奖”新创剧目奖。耍孩儿小戏《山村致富宝》入选第十九届全国群星奖决赛。右玉道情现代戏《永宽遗梦》获2021年山西省群众文艺作品创作选拔(文本类)一等奖。右玉县马营河村村歌《丰收酒》获得2020“庆丰收·迎小康”中国村歌大赛一等奖。《山河之诺——右玉精神英雄谱》获山西省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马举、郭虎作品入选2019-2021年度“赵树理文学奖”备选作品。

  文化事业成果展示区

  朔州市成功创建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获评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系统”试点城市。“朔州文旅云”智慧数字服务平台成为全省首家规划设计和建成上线运行的地市级数字文化工程。全市乡镇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行政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部挂牌,构建起覆盖市、县、乡、村四级数字化服务网络。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持续推进,市图书馆、应县图书馆获评国家一级馆。

  朔州市持续开展主题群众文化活动,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近年来,全市年均实施文化惠民活动200余场,开展送戏下乡活动650场次以上,各类群众文化赛事100余场,“艺术党课”走进千家万户,基层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实现全覆盖,志愿服务蓬勃开展,涌现出“朔风”和“美美与共”文化志愿服务等省级群众文化服务品牌,207支乡村群众文艺队伍(文艺小分队)、102名乡土文化能人、214名乡村文化带头人。

  文化事业成果展示区

  朔州市现有非物质篮球比分国家级项目6项、省级项目19项、市级项目233项、县级项目301项,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基本建立。现有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名,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2名,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71名,县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64名。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队伍基本形成。应县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小剧种大情怀——应县“耍孩儿”绽放异彩》被文旅部确定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典型案例。“传统鎏金工艺”和“右玉民俗剪纸”入选《第一批山西省传统工艺振兴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