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政发〔2010〕4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开发区管委会,市直各委、办、局:

  《朔州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5年)》已经市人民政府第8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

        二○一○年元月十一日

  

朔州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5年)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实现我市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应对金融危机,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举措。为此,根据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山西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9-2015年)》的精神和朔州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全面推进文化建设的要求,特制订本规划纲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以体制机制创新、内容形式创新、传播方式创新为手段,以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特色文化产业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引进战略投资者为重点,坚持区域化布局、市场化运作,努力把我市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为建设最宜居、最宜发展的新朔州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相协调的原则。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繁荣,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发展。建立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保障体系,健全文化产业法规,完善相关管理办法与措施,确保文化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2、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引导各类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增强社会责任感,努力生产和提供既有良好社会效益又有良好经济效益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3、坚持政府推动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既牢固树立市场意识、开放意识,充分发挥市场配置文化资源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加大政府引导和扶持力度,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优化产业结构,整合优质资源,努力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环境。

  4、坚持文化产业和相关产业联动发展的原则。积极促进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特别是旅游产业的联动发展,以旅游激发文化活力,靠文化增添旅游魅力。

  5、坚持文化产业发展和先进科学技术相交融的原则。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和现代生产方式,改造传统文化生产和传播模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推进文化产业升级,延伸文化产业链,提高文化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二、发展基石

  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石是文化资源。总括来看,朔州现有的文化资源大致可分为八大类。

  一是佛教文化资源。朔州境内的佛教文化资源非常丰富,有应县的佛宫寺释迦塔、净土寺、文殊寺、永镇寺、大安寺、殊海寺,朔城区的崇福寺,怀仁县的清凉寺、永宁寺,平鲁区的三层洞观音塔、乌龙洞寺,右玉县的宝宁寺,山阴县的瑞云寺、化悲岩寺等等。其中佛宫寺释迦塔是世界现存最高、最古老的纯木结构佛塔,是极品国保文物,里面供奉的两颗佛牙舍利更是佛家圣物,无价之宝,奠定了朔州佛祖文化的根基;崇福寺是国保文物,其建筑上的减柱艺术国内罕见,大雄宝殿三大主佛的背光举世无双;清凉寺则是大智慧文殊菩萨赴五台前说法的道场。此外,还有道教、关公、龙王等文化资源点缀其间。

  二是边塞文化资源。朔州地处雁门关、宁武关之外,杀虎口之内的内外长城之间。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在这里,中原农耕民族与北方猃狁、匈奴、鲜卑、乌桓、突厥、契丹、女真、蒙古等游牧民族之间发生的大小战役不可胜数,因而境内的边塞文化资源异常丰富:长城龙盘,城池虎踞,亭障连绵,烽燧棋布,关隘密设,堡寨林立。最为著名的有中国最早因培育战马得名的马邑城(今朔城区古城,也称秦马邑;唐于开元年间另置马邑县,即今朔城区神头镇马邑村,也称唐马邑),有与雁门关互为犄角的关前隘城广武城(旧广武和新广武城),有掩埋征战疆场铮骨英灵的广武汉墓群,有杨家将浴血奋战的金沙滩古战场,有战为兵争要冲、和为边贸互市的杀虎口以及右玉古城。这里民俗豪爽任侠,尚武崇马,曾经出现过张辽、刘武周、尉迟恭、李克用、周德威、李存勖、李嗣源、麻贵等马上帝王和骁勇战将。

  三是生态休闲文化资源。朔州自然风光独具特色,既有边塞“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宏大、苍茫,又有紫金山、莲花山、草垛山、龙首山、跑马梁、石柱沟、清凉山的奇特、秀丽。特别是所辖右玉县,漫山乔林苍翠,遍野灌丛葳蕤,林草覆盖率达57%,被誉为“塞上绿洲”。

  四是现代工业文化资源。改革开放以来,朔州的现代工业发展迅速。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全国最大的平朔露天煤矿,2008年生产原煤8000万吨;神头一、二电厂装机容量达220万千瓦,2008年发电129.12亿千瓦时;还有山阴古城乳业、怀仁县应县的陶瓷工业、金海洋循环工业园、右玉小五台风力发电场等都呈现出飞速增长态势,成为域内一道道靓丽的风景。

  五是红色文化资源。在波澜壮阔的近现代历史长河中,朔州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抗日战争时期,朔州是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和晋绥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领导的第一支革命武装大元帅府铁甲车队政治教官曹汝谦、十大元帅之一徐向前的入党介绍人杨松青等都是朔州人;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百位英雄模范人物之一的烽火侨女李林,1940年4月26日为掩护军民突围在平鲁壮烈殉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贺龙、陈毅等曾路经我市或在域内战斗;还有应县烈士塔、朔城区塞北烈士陵园等。这些红色文化资源是我市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宝贵财富。

  六是非物质篮球比分资源。全市拥有国家级非物质篮球比分保护项目2个(朔州秧歌、晋北道情);省级非物质篮球比分保护项目8个(包括朔州喜乐、赛戏、朔州踢鼓子、骡驮轿、广武传说、朔州秧歌、梨花春酿造工艺、晋北道情)。

  七是广播电视传媒资源。全市共有电台5座,播出6套节目;电视台3座,播出4套节目。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为94.03%、98.52%。其中市级电台1座,播出节目2套,全年节目播出时间为6238小时40分钟,全年自制广播节目时长4488小时;市级电视台1座,播出2套节目,两套节目全年播出时长为16628小时,全年自制电视节目10036小时。全市有线电视网络传输机构6个,有线电视用户60000户,系统外有3个有线电视站。共有微波站9座,微波线路总长度达302公里。全市共有广播电视卫星收转站1895个。基本形成无线、有线、微波、卫星接收等多种技术手段覆盖的广播电视网络。  

  八是文化娱乐基础设施与实体资源。建市以来,市委市政府一直注重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特别是近年来,市七里河公园、市体育馆、市图书馆、市博物馆、市文化艺术中心、市人民公园的相继建成,加上即将建成的市新闻大楼和以前建成的市影剧院、市群众艺术馆、市中心广场、市体育广场等,为全市的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市城乡有68家零售书店,36家音像制品零售店,84家打字复印印刷企业,35家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123家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9家影剧院,12家(处)演出单位,24家旅游公司,以及文物商店、美术装潢、雕刻、剪纸、民间吹奏等等文化经济实体,是目前朔州文化娱乐业的主力军。

  以上丰富的文化资源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充分的条件。

  三、目标、主题和主要任务

  (一)目标

  朔州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刚刚起步,但必须高起点、大跨步、全力推进。预计到2012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以上,到2015年达4%以上,接近全省平均水平,形成地方特色鲜明,主导产业突出,布局结构合理,精品不断出现,市场繁荣有序的文化产业发展新局面。到2020年,基本实现由文化资源富市向文化强市的跨越,使文化产业成为我市新的支柱产业。

  (二)主题

  《山西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9-2015年)》将晋北大同、朔州、忻州规划为“佛教与边塞文化产业区”。要求以这一带的佛教文化、边塞文化、古都名城文化、长城关隘文化、民族民间文化等资源为依托,通过市场化运作和重点项目建设,推动相关产业融合,形成富有佛教文化特征和边塞风情的文化产业链。这一规划准确、客观,符合朔州实际。据此,朔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主题确立为:全力打造以“佛宫奇塔、西口古道、内外长城”为特色的边塞文化产业明珠。

  (三)主要任务

  2010—2015年,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总的任务是:建成六个中心;做强六大行业;实施三大工程;创建两大园区一个基地;项目带动,打造八张城市名片;精心设计,建设一条文化旅游线路。

  1、建成六个中心:充分发挥市区在交通、人才、技术、信息、资本等方面的优势,努力把市区建成全市的文化旅游服务中心,广告传媒影视中心,演艺与娱乐中心,文化创意与会展中心,篮球比分生产与贸易中心,文化产品与文化物资交流中心,对全市文化产业发展起到示范、辐射效应,引领全市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2、做强六大行业:深化体制改革,科学整合资源,加大扶持力度,做强文化旅游业、广播影视业、休闲娱乐业、演艺会展业、印刷业和工艺美术业。

  3、实施三大工程:即马邑古城、两广武古城、右玉老城三大遗址的保护、修复与开发工程。

  4、创建两大园区一个基地

  (1)朔州市文化产业园区。在朔州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和朔州能源大学附近划出朔州市文化产业园区用地100亩,成立朔州市文化产业研究开发中心和朔州市文化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招文化产业商贾,引文化产业资金。引导书刊、网吧、音像、工艺美术、戏剧、影视等产业的规模化、连锁化经营。在朔州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增设影视、动漫、武术、导游、舞蹈等专业,培养文化、旅游产业专业人才。组织创作反映佛祖文化、门神文化、边塞文化、西口文化和红色文化的影视、歌舞精品,研究开发全市佛、兵、马等文化旅游工艺品,形成融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文化于一体的文化产业园区。

  (2)朔州市报业园区。以朔州报社大楼所占黄金地段置换低价建设用地,建设朔州市报业园区。整合全市报刊印刷资源,吸纳民间资金,形成跨地区、跨行业的报业、印刷业园区。

  (3)朔州市广电创意基地。以即将建成的新闻大楼为依托,引进高智人才,进行创意策划、新媒体制作、影视拍摄等,形成朔州市广电创意的孵化发育基地。

  5、项目带动,打造八张城市名片:

  (1)应县释迦塔。以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以及佛牙舍利等极品文物为龙头,在应县规划建设佛祖文化博物馆、举办四月初八佛诞节、适时启动佛宫寺释迦塔申报世界篮球比分工程等项目,展现佛宫寺释迦塔在佛教界的祖庭地位和意义、佛牙舍利现世的曲折过程、释迦塔在建筑学与美学上的意义等;介绍以应县佛祖文化为核心包括净土寺、文殊寺、永镇寺、大安寺、殊海寺、清凉寺、永宁寺、瑞云寺、崇福寺、乌龙洞寺、宝宁寺等在内的朔州佛教文化旅游圈,并与以云冈石窟、上下华严寺、悬空寺、五台山等形成的晋北佛教文化旅游圈相连接相呼应,形成我市展示佛祖文化的城市名片。

  (2)山阴广武城。在边塞雄关雁门关外的山阴广武方圆一公里内,有广武明长城、广武汉墓群、旧广武城三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和新广武城一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众多高品位的边塞文化遗存如此集中,在全国实属罕见。在此建设大型边塞文化主题公园,系统介绍朔州边塞文化文物古迹以及整个中国边塞文化,并以各种文化艺术形式表现这里发生过的气势磅礴而波澜壮阔、足以影响中国走向的边塞大事件,形成我市展示中国边塞雄风的城市名片。

  (3)城区古马邑。马与朔州有着很深的文化渊源,二万八千年前的峙峪人即以猎取桑干河的河马为生,到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蒙恬北击匈奴筑华夏第一马文化城马邑时,朔州养马已成蔚然大观,北魏尔朱新兴时,“牛羊驼马,色别成群,弥漫川谷,不可胜数”。朔州绝大多数城、堡都曾经建有祭祀马王的马神庙。以此文化内涵为依托,在朔城区古城规划创建华夏马文化博物馆,介绍马邑源起、马邑马政、朔州马文化以及中国马文化,恢复城内关帝庙、马神庙等项目,形成我市展示中华马文化的城市名片。

  (4)门神尉迟恭。大唐尉迟恭,中华一门神。在朔城区古城内规划建设尉迟恭纪念馆,塑尉迟恭擒海马神勇雕像等项目,成为我市展示中华门神的城市名片。

  (5)右玉杀虎口。有“塞上绿洲”之称的右玉县,经过近年来的倾力打造,已修复杀虎口长城,建成西口博物馆、康熙大营、苍头河生态走廊、南山森林公园、贾家窑松涛园等,以杀虎口为中心的西口文化旅游区已初具规模。以此为依托,继续丰富西口文化产业园的内容:建杀虎堡遗址公园,西口文化商务会馆,西口影视基地,中国城堡文化博览园;复建朔平府和宝宁寺;扩建介绍右玉生态文明、彰显右玉精神纪念馆;尤其要大力发展惠及广大右玉老百姓的乡村旅游等一系列项目,形成我市展示西口文化与生态文明的城市名片。(6)怀仁金沙滩。怀仁县在金沙滩古战场上已建成杨家将石雕、点将台、仁和殿、刀楼、印楼、钟鼓楼、绘彩长廊、八卦阵等景点,而崇国寺、天门阵正在建设中。以此为基础,加大投入,提高规划、建设档次,增建上演杨家将故事戏大戏台、跑马场、中国古代兵阵博览园等项目,形成我市展示杨家将文化与我国古代兵阵文化的城市名片。

  (7)平朔露天矿。平朔露天矿是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亲手设计并促成的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是中国内陆改革开放的第一块试验田,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里程碑。在中煤平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规划建设平朔现代工业文化博物馆和煤炭与地质博物馆等项目,以展现改革开放前朔州传统工业概况,平朔露天矿的源起、发展及未来,与露天矿大型现代化机械设备、气势宏大而岩层分明的开采区和宁静秀丽的平朔生活区一起,形成我市展示现代化工业气派的城市名片。

  (8)归侨女英雄。平鲁区李林烈士陵园有李林骑马持枪雕像,毛主席题字纪念碑,李林生平和平鲁烈士纪念馆,李林、王宝、蒙蔚、李桂芳等烈士的墓冢和墓碑等建筑。被国家和我省多家单位命名为革命传统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山西省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规划将李林烈士陵园迁到风景秀丽的南山公园中,与文昌玲珑宝塔一起形成我市展示红色旅游文化的城市名片。

  6、精心设计,建设一条文化旅游线路:八张城市文化名片及其相关资源分布在我市各县(区),需要深入调研、科学论证、精心设计,建设一条文化旅游线路来连接。

  四、保障措施  

  (一)强化对文化产业的领导 

  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事关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各县(区)党委、政府要把文化产业发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努力营造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建立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党委宣传部门协调指导、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落实、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市、县两级都要成立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领导组,统一指导、协调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工作。领导组由宣传、文化、财政、机构编制、税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相关单位组成,由同级党委、政府负责同志担任正副组长。办公室设在同级党委宣传部,宣传部要建立专门工作机构,配备专门工作人员,具体负责日常工作。

  (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加快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的步伐,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以资本为纽带,推进文化企业兼并重组,不断壮大骨干文化企业实力;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培育文化产业(尤其是文化旅游产业)战略投资者;大力推进文化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和现代生产方式,提升产业规模和效益;加强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建设,大力发展市场中介机构和行业组织,积极参与国际文化市场竞争,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继续推进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企、政资、政事、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探索建立新型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职责明确,反应灵敏,运转有序,统一高效的宏观调控体系。

  (三)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加大对文化产业资金投入的力度,优化财政在文化领域的投入结构和投入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支持有市场发展前景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的建设,支持关键技术的开发,支持文化产业链的形成,支持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市财政从2010年起,每年在预算内安排2000万元,建立市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采取贷款贴息、项目补助、奖励等方式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各县(区)财政也要相应安排一定专款,建立本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并制定相应的使用和管理办法。市发改委从2010年起,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主要用于未纳入服务业“1+10”项目扶持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

  (四)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 

  要抓住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和支持文化企业发展的两个规定的通知》(国办发〔2008〕114 号)精神的契机,综合研究国家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方针政策,认真清理规范我市原有的政策法规,并制定出台符合朔州文化产业发展实际的配套政策和实施办法。从市场准入、投资融资、税收优惠、出口扶持、土地使用、基地园区建设等方面,为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撑和法律保障。

  (五)加强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对文学艺术、广播影视、文化产业研究、资本运营等文化产业各类专业人才,特别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领军人物、创意策划人才和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充分利用我市现有大专院校,有针对性地培养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实用人才。加强与发达地区的联系合作,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用足用好我市招才引智的相关政策,努力引进文化产业的各类高端人才。加强对非物质篮球比分传承人、各类艺术专业工作者的保护和使用,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创建有利于各类人才施展才干的良好环境。表彰有突出贡献的文化产业工作者,允许文化企业对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以股权、期权等形式进行鼓励。